农水151班赴内蒙古河套灌区和北京周边实习(图文)
发布日期: 2018- 09- 23 访问次数:

 

 

93日至9月13日,农水151班41位同学在老师李淑芹和牛俊的带领下先后在内蒙古乌海、巴彦淖尔,北京周边多地进行为期10天的毕业实习和施工实习。

抵达乌海市第一天,一行人来到了黄河海勃湾水利枢纽。内蒙古大唐国际海勃湾水利枢纽开发有限公司的郭总及志愿者团体为同学们做了详细介绍,该枢纽工程以减轻黄河宁—蒙段的防凌负担为主,发电为辅,兼顾防洪等综合效益,是黄河内蒙古段唯一的一座调节控制性枢纽工程。

94日上午,全体师生前往磴口县,参观了位于黄河海勃湾水利枢纽下游87km的三盛公水利工程,离开拥有“塞外江南”美誉的三盛公水利风景区,来到了本次实习的第一个试验站——三海子beat365体育官方网站引黄滴灌试验站,该实验站是beat365体育官方网站重要的“产学研基地”,beat365官网李云开老师的两位博士在这里进行关于引黄滴灌系统灌水器堵塞问题的研究。下午一行人来到了啸天农业合作社,这是本次实习中唯一一个商业化合作社。合作社主任盛情款待,并介绍了滴灌、柱灌方式种植火龙果的大棚栽培技术,科普了现代农业园的信息化、现代化:农产品从种植到上市,均可通过二维码监测追溯体系,从而保证食品安全与品质。离开合作社,师生一行来到了隶属于巴彦淖尔市水利科学研究所的曙光试验站。实地参观了全部配套井渠双灌及量水设施、自动气象观测站、全自动称重式蒸渗仪、标准测坑、遮雨棚、土壤墒情检测器、地下水位自动监测器和数据无线传输等试验设备。

5日一大早,全体师生来到了合济二闸中国农大试验站,黄冠华教授耐心地为介绍了该实验站的基本情况以及正在进行的研究课题,并就地以树枝为同学们讲解。在离开试验站,师生经过短暂的休息调整后,并来到了水调中心。水调中心张科长首先在沙盘模型旁介绍了当地的信息化管理技术,形象而具体地展示了传统水利为成为现代水利而正在进行的科技化、信息化、现代化的转变。自治区科技厅、水利厅与财政厅将引黄滴灌列为内蒙古重大科研专项,九庄引黄滴灌试验基地成功破解了引黄滴灌关键技术,目前该技术已被广泛的推广。在总干二闸分水枢纽水电站,同学们参观了进水渠道、交通桥、清污机、门式起重机、引水渠和尾水渠,在水电站地下厂房里观察了机组的运转实况。日暮渐垂,师生来到黄河水利文化博物馆,通过馆内展物和电子资料系统,系统地了解黄河水利和河套灌区的发展。

在内蒙古实习的倒数第二天,同学们来到了期待已久的beat365体育官方网站河套灌区基地,该实验基地除了具有较为完善的实验设施与条件外,还与内蒙古河套灌区管理总局、巴彦淖尔市水利科学研究所、永济实验站等单位保持密切合作。同学们,首先参观了基地室内科研条件,然后深入玉米地里学习正在工作的仪器设备,了解正在进行的科研项目。此外,还就地深入讨论了涡度相关仪的工作原理以及微型蒸渗仪的使用方法。下午,师生前往河套灌区管理总局,认真听了由刘处长、邢主任、范科长主讲的有关河套灌区的水利讲座。在提问环节,同学们踊跃提问,专家们热情地答疑解惑,并鼓励同学们将来为河套做贡献。

7日上午,内蒙古实习接近尾声,同学们来到内蒙古实习部分的最后一站——红圪卜扬水站。红圪卜扬水站是河套灌区的总出口工程,是亚洲最大的斜式轴流泵站,与4日参观的黄河三盛公水利枢纽工程组成内蒙古河套灌区灌排配套的核心工程。至此,内蒙古实习部分圆满结束。

在北京实习的第一天,同学们来到了通州实验站参观学习。同学们在大一专业认知实习都曾来过该实验站,这次故地重游不免对实验站技术和设备的更新感慨万千。次日,师生一行前往京良路驻区五项目会议室,听了项目技术负责人员关于北京翔鲲水务建设有限公司的公司概况、工程情况以及主要技术的汇报。下午,同学们来到工地先后参观了南水北调配套工程大兴支线工程施工第二标段、北京市南水北调配套工程河西支线工程施工第六标段等。

913日,同学们做完ppt汇报,实习便全部正式结束了。在实习过程中老师们走下课堂与同学同行同住,在参观中交流学习心得,拉近了彼此的距离。同学们通过走近社会大课堂,将理论知识与实践应用结合,不仅系统地回顾了大学所学,而且对农业水利工程专业也有了深入的理解与体会,明白了自己所学专业的社会意义。

黄河水九曲十八弯,飞沙当白日,凝雾接黄昏。党的十九大报告把水利摆在九大基础设施网络建设之首,在激发水利发展活力的新时代,农水151同侪以水为师,在知识与实践的长河中奔腾不息,蓄小力而汇巨力,聚滴水终穿顽石,实现自身价值,家国情怀并济。

农水151  供稿

编辑    何某

审核  闫婷婷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