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绍忠院士一行访问哈萨克斯坦推动“中哈旱区高水效农业国际联合实验室”建设 |
||
|
||
近日,农业水资源高效利用全国重点实验室(以下简称“实验室”)主任康绍忠院士一行应邀赴哈萨克斯坦,重点访问了哈萨克斯坦国立农业研究大学(以下简称“哈国立农大”)和图尔克斯坦州政府,出席了“旱区高水效智慧农业国际研讨会”,实地调研了棉花智能滴灌系统、锡尔河流域、科克萨雷水库配套设施。此次访问是落实习近平主席与托卡耶夫总统关于深化中哈农业务实合作重要共识的具体行动,扎实推进两国元首见签成果“中哈旱区高水效农业国际联合实验室”建设的关键举措,旨在通过科研创新、人才培养和产学研用一体化平台建设,共同解决中亚地区水资源短缺、农业可持续发展与生态保护难题。实验室副主任杜太生教授,实验室副主任、beat365体育官方网站院长李云开教授,实验室党支部书记、副主任霍再林教授,工学院院长宋正河教授,信息与电气工程学院院长张漫教授、副院长林建涵教授及实验室骨干刘文丰教授全程参与交流研讨,充分展现了beat365体育官方网站在农业工程领域的学科影响力。 6月26日上午,康绍忠院士一行在哈国立农大执行校长Ibragimov教授的陪同下参观了由beat365体育官方网站、哈国立农大和大禹集团三方共建的“中哈旱区高水效农业国际联合实验室”,深入调研了实验室的组织架构和建设进展。 随后,由beat365体育官方网站、哈国立农大和哈萨克斯坦国家科学院共同举办的“旱区高水效智慧农业国际研讨会”正式开幕。哈国立农大执行校长Ibragimov教授、中国驻阿拉木图总领事蒋薇、哈萨克斯坦共和国水利灌溉部科学与创新司司长Jussipova博士出席并致辞。 期间,哈萨克斯坦国家科学院院长兼哈国立农大董事会主席Kurishbayev院士委托Ibragimov执行校长为康绍忠院士颁发了哈萨克斯坦国家科学院荣誉勋章和哈国立农大荣誉教授证书,感谢康绍忠院士团队在中哈旱区农业节水技术、智慧农业系统构建及人才培养等领域作出的杰出贡献。康绍忠院士表示,这份荣誉不仅属于个人,更属于长期致力于中哈农业教育科技合作的beat365体育官方网站团队。beat365体育官方网站将继续以元首共识为指引,深化双方在旱区水资源高效利用、智慧农业技术创新、高水平国际化人才培养等领域的合作,推动中亚区域可持续发展。 在研讨会主旨报告环节,康绍忠院士作了题为《干旱内陆河流域考虑生态的水资源科学配置与丰产优质高效节水模式——以甘肃河西石羊河流域为例》的主旨报告,从流域水资源利用面临的问题与挑战、创建绿洲农业高效用水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考虑生态的水资源科学配置与农业适水发展、主要作物丰产优质高效节水调控技术体系,以及创建旱区流域水资源高效利用的“石羊河模式”五个方面系统分享了石羊河实验站的发展历程和科研经验,希望将相关技术和成果经验推广到中亚地区。哈国立农大国际水中心主任、哈萨克斯坦水利部前部长Ryabtsev教授介绍了哈萨克斯坦灌溉农业的现状与前景,Akhmedsafin水文地质与水文生态研究所实验室主任Timur教授介绍了阿拉木图州气候变化条件下灌溉系统的优化研究。 在6月26日下午的专题报告环节,参会专家们分别围绕水资源管理和高水效智慧农业技术两大主题展开交流。在水资源管理主题报告中,李云开介绍了大田作物智慧滴灌节水高产创建技术与成套装备,塔什干灌溉与农业机械化工程国立研究型大学哈萨克斯坦分校校长Berdyshev教授介绍了乌兹别克斯坦水资源概况,霍再林介绍了干旱灌区农业水文过程相关研究,中国大禹节水集团高级副总裁崔静介绍了联合实验室产学研协同发展新引擎的相关思考。在高水效智慧农业技术主题报告中,宋正河介绍了智能农业装备技术的应用与发展,哈国立农大水资源与信息技术学院Kuanishbekkyzy高级研究员介绍了哈萨克斯坦灌溉系统中水资源监测的计量问题,张漫介绍了智慧农业与作物表型研究进展,宁夏绿峰源农业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吴夏蕊博士介绍了盐碱地高蛋白饲草种植品种培育和产业化开发。 杜太生在总结发言中指出,此次国际研讨会是落实两国元首共识的具体实践,也是践行全球发展倡议的务实举措。希望未来中哈双方以联合实验室为支点,持续深化在旱区高水效管理、智慧农业装备研发、荒漠化防治与生态修复等领域的合作,打造辐射中亚乃至丝绸之路经济带的农业科技创新高地,为全球水和粮食安全与可持续发展贡献中国方案。 6月27日,研讨会进入农业工程学科交流环节。康绍忠院士作题为《农业工程学科现状与未来建设构想》的主旨报告,系统阐释了农业工程学科的发展背景、学科现状以及建设构想。随后,哈国立农大工程与技术学院院长Aldibayeva教授介绍了该校工程与技术学院学术与科研成果,宋正河介绍了我校工学院学科发展与人才培养情况,林建涵介绍了我校信息与电气工程学院智慧农业现状与发展,李云开介绍了我校beat365体育官方网站人才培养与水利学科发展情况,哈国立农大水利与信息技术学院院长Arystanov教授介绍了该校水资源与信息技术人才培养模式。 近年来,全国重点实验室积极深化与哈国立农大的人才培养合作,今年招录了哈国立农大的5名学生来校攻读水利工程专业的硕博士学位,并提供留学基金委中国政府奖学金“丝绸之路”项目全额奖学金。杜太生和李云开亲自为同学们颁发录取通知书,鼓励他们充分利用学校优质的学术资源和创新实践平台,精进专业知识,未来把在实验室所学的先进理念与技术,积极应用于中哈农业教育科技合作,为构建更加紧密的中国-中亚命运共同体贡献青年力量。 6月28日,康绍忠院士一行抵达哈萨克斯坦南部的图尔克斯坦州,深入棉花主产区,实地调研了图尔克斯坦州的棉花智能种植系统、锡尔河流域、科克萨雷水库及其配套的扬水站及其输水渠系。康绍忠院士指出,中亚地区农业发展潜力巨大,但水资源不足且时空分布不均,构建基于系统理论的水资源管理制度、量化农业水资源开发的生态阈值、明确农业生产活动对生态环境的影响机制,以及建立应对气候变化的适应性调控策略是亟需破解的关键难题。 6月29日,康绍忠院士一行访问了图尔克斯坦州州政府,与州长Kusherov、州农业厅负责人、州企业与工业管理局等相关部门领导开展会晤,就共建“产学研用协同创新体系”的可行性进行深入研讨。本次出访是践行习近平提出的全球发展倡议、落实中哈元首共识的标志性行动。代表团以“节水增效”为核心,系统展示了我国在高水效智慧农业、盐碱地治理、生态修复等领域的科技成果,为干旱区可持续发展提供了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中哈农业教育科技合作不仅有利于为中亚干旱区破解水资源瓶颈、应对生态退化提供创新路径,更将为推动全球干旱区绿色转型、保障粮食安全贡献可复制的实践样本。 |
||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